书籍全称
《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(增订版)》
书籍版权信息
- 作者: 杨天宏
- 出版社: 四川人民出版社
- 出品方: 壹卷YeBook
- 出版年: 2021年3月
- 页数: 450页
- 定价: 85.00元
- 装帧: 精装
- 丛书: 论世衡史丛书
- ISBN: 9787220121876
图书分类
历史 > 中国近代史 > 社会转型
内容简介
《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(增订版)》是历史学家杨天宏教授的论文集,聚焦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与近代化交织的复杂图景。全书分为四部分——“近代初期的补苴改良与传统制约”“政治思想转型与制度变革的艰难实践”“限制通商与欲罢不能的开放政策”“中西文化冲突与反教政治运动”,收录19篇论文,涵盖咸同时期到民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思想文化领域。杨天宏通过太平天国、科举废除、军阀混战、自开商埠、义和团等事件,以及曾国藩、李鸿章、梁启超、胡适等人物的分析,揭示传统如何制约近代转型,近代化又如何重塑传统。
本书突破“传统即旧、近代即新”的二元对立,提出近代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再造。例如,杨天宏独辟蹊径,探讨科举废除如何间接助长民初军阀混战,指出西方文官考试受中国科举影响,挑战了西方中心论。四川人民出版社增订版新增史料与修订论述,史实严谨,跨学科视角(如经济学分析租赋关系)令人耳目一新。这本书如一幅近代中国的思想地图,勾勒传统与变革的纠葛,启迪对现代化的深层思考。
背景与创作
创作背景
《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》初版2013年出版,2021年增订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,纳入“论世衡史丛书”。杨天宏立足百年中国近代史研究,回应学术界对传统与近代化关系的热议,挑战“全盘西化”与“传统断裂”叙事。增订版正值中国现代化进程加速,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成为热点,本书以史实为基,探讨传统如何在近代重塑,契合时代需求。搜索显示,杨天宏的研究以严谨史料与跨学科方法著称,其论文频刊于《历史研究》《近代史研究》,学术影响力深远。这本书不仅是史学力作,也是理解中国现代化路径的钥匙。
作者简介
杨天宏
历史学博士,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,专注于中国近代史,研究领域涵盖政治、法律、宗教、外交。出版学术著作9部,译著2部,发表论文百余篇,其中32篇刊于《历史研究》《近代史研究》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项、重点课题1项、年度课题3项,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。
核心理念解读
- 传统与近代的纠葛:传统并非近代化的对立面,而是其内核的再造对象,科举、租赋等传统机制在近代转型中既受制约又被重塑。
- 制度变革的复杂性:科举废除与军阀混战、《临时约法》的议会设计,显示制度转型受传统权力结构与社会现实的掣肘。
- 经济开放的矛盾:清季自开商埠与限制通商并存,反映传统经济观念与全球化压力的冲突,开放政策带有被动与主动交织的特征。
- 中西文化的碰撞:从天津教案到非基督教运动,中西文化冲突催生民族主义与反教政治,折射传统价值面对外来文化的适应与抗拒。
- 价值再造的愿景:近代化不仅是技术与制度的西化,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筛选与重构,孕育融入世界文明的现代中国文化。
书评
《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(增订版)》是一部拨云见日的史学力作,仿佛穿越鸦片战争的硝烟,重访曾国藩的书房与梁启超的讲坛。杨天宏以19篇论文为经纬,细腻勾勒传统与近代的交锋:科举废除为何催生军阀乱象?自开商埠如何折射开放的无奈?每篇论述如剥茧抽丝,史料扎实,洞见独到。跨学科视角令人叹服,如以经济学剖析太平天国的租赋困境,令人耳目一新。这本书适合近代史爱好者、学术研究者及关注中国现代化的读者,它不仅重塑对“传统”与“近代”的认知,也为今日的文化自信提供历史镜鉴。
推荐理由
这本书是献给每一个探寻中国近代曲折道路的人的礼物。杨天宏以深厚的史学功底,解构传统与近代的复杂纠葛,从太平天国到民国议会,娓娓道来。适合历史学者、政策研究者及对中国现代化感兴趣的你。读完它,你会惊叹传统文化的韧性,也会对近代化的代价与成就深思。它如一盏历史灯塔,照亮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之路。如果你想理解中国近代的灵魂,这本精装增订本值得珍藏。
下载信息
《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(增订版)》PDF、AZW3、MOBI、EPUB格式电子书下载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