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仨|杨绛

 

我们仨|杨绛 -1

书籍全称

《我们仨》

书籍版权信息

  • 作者: 杨绛
  • 出版社: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
  • 出版年: 2003年7月
  • 页数: 165页
  • 定价: 18.80元
  • 装帧: 平装
  • ISBN: 9787108018809

图书分类

文学 > 传记 > 家庭回忆录

详细内容简介

《我们仨》是杨绛先生于92岁高龄创作的回忆录,记录了她与丈夫钱锺书、女儿钱瑗一家三口63年的家庭生活与情感历程。全书分为两部分:第一部分以梦境形式,诗意抒写晚年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温情与失去的哀痛;第二部分以平实文字,追溯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赴英留学、喜得爱女,到1997年钱瑗、1998年钱锺书相继去世的坎坷岁月。他们的足迹跨越半个地球,历经战火、疾病、政治风暴与生离死别,却始终相濡以沫,家庭成为风雨中的庇护所。

本书以细腻笔触展现钱氏家庭的学识、温情与坚韧,揭示普通人面对命运无常的深情与力量。适合文学爱好者、传记读者及关注家庭情感的读者,帮助在现代社会中体悟亲情与人生的真谛。本书以文学性与真挚情感结合,读来如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心灵对话。

背景与创作

创作背景

杨绛与钱锺书是中国学界与文坛的传奇伉俪,其作品《围城》《洗澡》广为人知,但家庭生活鲜为人晓。1997年女儿钱瑗、1998年钱锺书相继去世,给杨绛晚年带来巨大悲痛。2003年,92岁的杨绛以《我们仨》寄托思念,出版后感动无数读者,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回忆录。搜索显示,本书在豆瓣、京东文学榜长销不衰,尤其受注重情感与文化传承的读者喜爱。本书为文学爱好者、传记读者提供深刻的情感共鸣,助力在快节奏时代重温家庭的温暖与人生的厚重。

作者简介

杨绛 (1911–2016)
原名杨季康,江苏无锡人,中国著名作家、翻译家、学者。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,后入清华大学研究院。1935年与钱锺书赴英法留学,1938年回国。曾任清华大学教授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。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《洗澡》、散文集《干校六记》、剧本《称心如意》等,译作有《堂·吉诃德》《小癞子》等。其文风典雅,情感真挚,深受读者敬仰。

核心理念解读

  1. 亲情的庇护:一家三口相濡以沫,家庭是风雨中的港湾。读者可从中感悟亲情的珍贵与力量。
  2. 生命的坚韧:面对战火、疾病与离别,杨绛一家以爱与学识坚守。传记爱好者可学习面对命运的勇气。
  3. 思念的诗意:第一部分的梦境书写将哀痛化为诗意。文学读者可欣赏杨绛的独特笔法与情感表达。
  4. 平凡的伟大:钱氏家庭的日常点滴展现普通人的不凡。读者可从中反思生活的意义与价值。
  5. 文化的传承:杨绛与钱锺书的学识与情怀跨越时代。文化爱好者可感悟知识与情感的永恒。

书评

《我们仨》如一泓温润的清泉,流淌着杨绛对家人深沉的爱与思念,令人泪流心动。杨绛以92岁高龄,用梦境与平实的笔触,串联起钱氏家庭63年的风雨与温情,字里行间透出生命的坚韧与亲情的伟大。文字典雅而真挚,情感深沉而克制,宛如与杨绛共忆往昔。洞见深刻,如家庭的庇护与平凡的伟大,为文学爱好者、传记读者、情感追寻者提供心灵共鸣,助力在浮躁时代找回亲情与内心的安宁。这本书是文学的珍宝,翻开它,你会被杨绛的深情震撼,忍不住沉浸在爱的回忆中。

推荐理由

《我们仨》献给每颗珍视亲情的心,从杨绛的梦境到钱氏家庭的坎坷,每页都点燃爱与坚韧的火花。适合文学爱好者、传记读者及关注家庭情感的读者,读完如与杨绛共忆一家三口的温暖岁月,感悟生命的深意。这本书如一盏情感明灯,融合文学与真情,指引读者在喧嚣中重拾亲情与内心的宁静。想体验中国文学的温情巅峰?这本经典回忆录将让你沉浸其中,余韵悠长。

下载信息

《我们仨》PDF、AZW3、MOBI、EPUB格式电子书下载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