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科学的40堂公开课》:从仰望星空到解码生命的科学史诗
书籍全称
《科学的40堂公开课》
书籍版权信息
- 作者: [美] 威廉·拜能 (William Bynum)
- 译者: 高环宇
- 出版社: 漫游者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
- 原作名: A Little History of Science
- 出版年: 2019年11月4日
- 页数: 320页
- 定价: 174.80元
- 装帧: 平装
- ISBN: 9789864893669
图书分类
科普 > 科学史 > 生命科学
详细内容简介
《科学的40堂公开课》是耶鲁大学出版社“小历史”系列的经典之作,由医学史专家威廉·拜能撰写,以40个重大科学发现为线索,串联从古希腊到现代的科学探索史。全书涵盖天文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等领域,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哈维的血液循环论,从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到DNA结构的破解,展现人类如何从仰望星空到解码生命奥秘。
本书特别聚焦生命科学,细述人类如何摒弃疾病神授的迷信,探索人体结构、微生物与遗传密码。文字温馨精炼,搭配优美插图,既严谨又引人入胜,获《病毒星球》作者卡尔·季默盛赞为“令人愉快的清晰故事”。本书为科普爱好者、学生、科学史研究者提供通俗易懂的科学旅程,帮助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理解科学的进步与风险。整体以历史叙事与人文关怀结合,读来如一场穿越千年的科学冒险。
背景与创作
创作背景
在科学普及与跨学科教育需求增长的背景下,耶鲁大学出版社“小历史”系列以通俗视角解读复杂主题。《科学的40堂公开课》于2012年英文版首发,2019年中文版由漫游者文化出版,顺应全球对科学史与生命科学的兴趣热潮。威廉·拜能结合医学史专长,强调生命科学的突破,回应读者对科学如何改善生活的关注。搜索显示,耶鲁“小历史”系列在豆瓣、Kindle平台广受欢迎,尤其受学生与知识爱好者青睐。本书为科普爱好者、学生提供低门槛的科学入门,助力在信息爆炸与技术焦虑中理解科学的成就与伦理。
作者简介
威廉·拜能 (William Bynum)
美国医学史专家,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研究员,伦敦大学学院医学史荣誉退休教授。拥有耶鲁大学与剑桥大学硕士、博士学位,研究聚焦疟疾史与演化论对医学的影响。代表作包括《医学史:极简入门》《形塑人类文明的80种植物》《牛津科学引文辞典》等,以严谨与通俗兼备著称。
核心理念解读
- 科学的好奇心:从希波克拉底到爱因斯坦,科学源于对世界的好奇。学生可从中汲取探索精神,勇于质疑。
- 生命科学的突破:哈维的血液循环与DNA发现重塑医学。医学科普爱好者可理解人体探索的革命性进展。
- 科学的几何级增长:中世纪伊斯兰天文到现代物理,科学进步呈指数级加速。研究者可分析技术发展的驱动因素。
- 科学的双面性:科技改善生活(如抗生素),也带来风险(如核能)。政策制定者可借鉴历史,平衡创新与伦理。
- 跨文化的科学传承:从亚里士多德到图西,科学是全球协作的成果。文化爱好者可感悟科学的普世价值。
书评
《科学的40堂公开课》如一幅科学的壮丽画卷,带领读者从星空到细胞,穿越千年的探索征程,令人心潮澎湃。威廉·拜能以温馨笔触串联40个科学里程碑,哥白尼的日心说、DNA的解码如星光般闪耀,读来仿佛与科学家共历发现的激动。文字精炼而富有诗意,科学与人文交织,宛如一堂生动的公开课。洞见深刻,如科学的双面性与跨文化传承,为科普爱好者、学生、研究者提供启迪,助力在技术时代理解科学的伟大与责任。这本书是科学的瑰宝,翻开它,你会被探索的魅力震撼,忍不住沉浸其中。
推荐理由
《科学的40堂公开课》带你走进科学的史诗之旅,从仰望星空到解码DNA,每章都点燃好奇的火花。适合科普爱好者、学生、科学史研究者,读完如完成一场思想冒险,洞悉科学的进步与风险。这本书如一盏科学明灯,融合历史与人文,指引读者在技术洪流中找到方向。想体验科学的浪漫与深邃?这本耶鲁经典将让你沉浸其中,意犹未尽。
下载信息
《科学的40堂公开课》PDF、EPUB格式电子书下载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