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剖孤独|慈子·小泽-德席尔瓦

《解剖孤独》:探寻日本社会的孤独与联结之道

解剖孤独 -1

书籍全称

《解剖孤独》

书籍版权信息

  • 作者: [日] 慈子·小泽-德席尔瓦 (Chikako Ozawa-de Silva)
  • 译者: 季若冰 / 程瑜
  • 出版社: 上海人民出版社
  • 出品方: 密涅瓦
  • 出版年: 2024年2月
  • 定价: 78.00元
  • 装帧: 平装
  • 丛书: 密涅瓦·社会观察
  • ISBN: 9787208185166

图书分类

社会学 > 人类学 > 心理健康

详细内容简介

《解剖孤独》是日本人类学家慈子·小泽-德席尔瓦的获奖力作,深入剖析日本社会普遍存在的孤独现象。全书通过七章,从互联网集体自杀、大学生访谈,到2011年关东大地震后的孤独故事,结合宏观数据与微观叙事,揭示孤独作为社会问题而非个人病痛的本质。

内容聚焦孤独的成因与影响,如亲密关系的商品化、人生意义的缺失,以及社会联结的断裂。作者提出,重建人际纽带与人生目的是摆脱孤独的关键。本书为社会学研究者、心理健康关注者、自我反思者提供深刻洞见,帮助在现代社会的孤立与焦虑中寻找联结与幸福的路径。

整体以学术严谨与人文关怀结合,读来如一场关于孤独与希望的社会探索。

背景与创作

创作背景

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,孤独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危机,日本尤甚,高自杀率与“无缘社会”现象引发关注。慈子·小泽-德席尔瓦以医学人类学专长,创作《解剖孤独》,结合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,回应社会对心理健康与联结的迫切需求。本书获维克多·特纳民族志写作奖等殊荣,出版于2024年,契合后疫情时代对人际关系的反思。搜索显示,孤独与心理健康研究热度上升,尤其在东亚社会研究领域。本书为社会学研究者、心理健康关注者提供学术与实践指南,在社交疏离与精神压力中,助力读者重建联结,追求有意义的生活。

作者简介

慈子·小泽-德席尔瓦 (Chikako Ozawa-de Silva)
日本人类学家,牛津大学博士,现任埃默里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研究生院院长。曾为哈佛大学与芝加哥大学研究员,获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与约翰-邓普顿基金会奖学金。研究聚焦医学人类学与心理健康,代表作《解剖孤独》获维克多·特纳民族志写作奖(2022)、许烺光图书奖(2022)、斯特林奖(2023)。

核心理念解读

  1. 孤独的社会本质:孤独不仅是个人情绪,而是社会联结断裂的产物。心理健康关注者可通过社区参与缓解孤立感。
  2. 亲密关系的商品化:现代社会中亲密关系被消费化加剧孤独。读者可反思人际互动的真实性,追求深度联结。
  3. 人生意义的缺失:日本年轻人因缺乏“被需要感”陷入孤独。职场人可通过设定目标与贡献社会,重获方向感。
  4. 抗逆力的社会根基:2011年地震后,社区联结帮助个体应对创伤。社会学研究者可探索集体抗逆力的机制。
  5. 重建联结的路径:加强人际纽带与人生目的是摆脱孤独的关键。自我反思者可通过志愿活动等实践,增强幸福感。

书评

《解剖孤独》宛如一盏照亮现代孤岛的智慧之光,带领读者探寻日本社会的孤独症结,令人深思。叙事生动,如地震后的孤独故事与线上聊天室的剖析,读来如身临其境的田野调查。文字严谨而温情,数据与人性交织,仿佛与小泽-德席尔瓦共解社会之痛。洞见深刻,如孤独的社会本质与联结路径,为社会学研究者、心理健康关注者、自我反思者提供启迪,助力在孤立与焦虑中找到希望。这本书是人性与社会的宝藏,翻开它,你会被孤独的解剖与联结的希望深深吸引,忍不住反思自己的生活。

推书推荐

《解剖孤独》带你走进日本社会的孤独真相,从互联网自杀到地震创伤,每章都点燃联结的火花。适合社会学研究者、心理健康关注者与自我反思者,读完仿佛握住了幸福的钥匙,学会在疏离中重建人际纽带。这本书像一座社会灯塔,融合学术与关怀,指引读者追求有意义的生活。想摆脱孤独的困扰?这本经典力作会让你沉浸其中,欲罢不能。

下载信息

《解剖孤独》PDF、AZW3、MOBI、EPUB格式电子书下载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