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|杨素秋

s34705784

一位文学教师的图书馆建设纪实


图书内容介绍

《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》是杨素秋所著的非虚构纪实作品,于2024年1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。作者杨素秋,苏州大学文学博士,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,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,长期致力于公共阅读推广,多次在边远山区开展文学阅读公益讲座。2020年至2021年间,她在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副局长,主导了碑林区图书馆的建设工作。该书正是基于这一经历,详细记录了从无到有建设一座区级图书馆的全过程。

碑林区作为西安市的中心城区,商业繁华,却长期没有一座公共图书馆。这一现状引起了作者的关注和思考。在挂职期间,她被委以建设图书馆的重任。然而,项目伊始便面临诸多挑战:图书馆选址于商场地下,环境简陋,墙皮破损,电线裸露,缺乏自然采光,且人手短缺,仅有作者和馆长小宁两人负责。面对这些困难,作者并未退缩,而是积极投入,亲力亲为,力求在有限的条件下打造一座高质量的公共图书馆。

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,书目的选择至关重要。作者认为,图书馆的灵魂在于书目,必须精心挑选,才能真正服务于读者。她没有依赖书商提供的书单,而是根据碑林区的区域特点和读者需求,亲自编制了一份更适合本区读者的书目。考虑到碑林区是市中心商业繁华区,周末常有家长带孩子来附近逛街,她决定加大文学书和少儿书的比例。同时,鉴于附近有全国最大的石碑博物馆,展出的主要是“字”,她设立了一个碑帖专区,购入大量相关书籍,形成特色。此外,她还设立了外文童书区和漫画专区,以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。

然而,书目的编制并非一帆风顺。作者的选书理念触动了各方利益,引发了一场“书目保卫战”。她坚持为读者负责,拒绝盲目采购近三年内的畅销书,而是注重书目的多样性和经典性,力求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选择。在这一过程中,她与书商、评审专家、各级部门领导等多方周旋,展现了她作为“公共选书人”的坚守与抗争。

书中还记录了作者与多位荐书人的交流,呈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阅读史和精神世界,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选书参考。此外,作者对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进行了观察和反思,揭示了图书馆建设中的种种挑战,深入探讨了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,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对群众的深远影响。

《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》不仅是一部图书馆建设的纪实,更是一部关于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深刻思考。作者以平实而真挚的笔触,记录了她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感,展现了她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热忱和对阅读推广的执着追求。该书被评价为“一部以知行合一式阅读和生命旅程写就的佳作”,值得关注和用心阅读。


推荐理由

  1. 真实纪实:作者亲身经历图书馆建设全过程,内容真实感人。
  2. 深度思考:深入探讨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。
  3. 丰富书单:书中提供了多位知识分子的荐书清单,对读者选书具有参考价值。

下载地址

如需获取本书电子版,请点击以下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