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籍全称:
《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》
书籍版权信息
- 作者: 李路路 / 秦广强
- 出版社: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
- 出版年: 2016-9-1
- 页数: 295
- 定价: 55.00元
- 装帧: 平装
- 丛书: 社会学文库
- ISBN: 9787300220789
图书分类
社会学 > 阶层研究 > 社会分层, 经济 > 社会变迁 > 数据分析
详细内容简介
《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》是一部基于中国社会转型背景的社会学著作,以大规模社会调查数据为支撑,系统分析当代中国阶层结构的特征、性质及其社会影响。全书共12章,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,结构清晰,理论与实证并重。
第一部分:阶层理论与分析框架(第1-6章)
书中首先梳理当代社会学中的阶级分析范式,回顾西方社会学(如马克思、韦伯、赖特)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发展。第一章探讨分层研究的范式转变,提出从“经济决定”到“权威支配”的转向。第二章深入分析这一理论转向的背景与路径,强调组织与劳动力市场在阶级定位中的作用。第三至第四章提出“权威/阶层框架”作为分析中国社会的全新视角,通过权威关系的分化构建阶级图式,并结合实证数据验证其操作化过程。第五至第六章进一步检验这一体系的建构效度与理论价值,分析阶级与社会经济状况、雇佣状况、主观认知及生活方式的关系,揭示其在中国的适用性与局限性。
第二部分:中间阶层的结构与功能(第7-10章)
中间阶层是本书的重点研究对象。第七章通过类型化分析,探讨中国城镇中产阶级的内部构成与异质性,提出“新中产”与“旧中产”的区分,并以实证数据验证其社会经济差异。第八章构建中间阶层社会-政治功能的多维框架,分析其稳定性、缓冲性与变革性,涉及社会环境与个体变量的影响。第九章聚焦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,记录其阶层认知、政治意识及利益分配态度,如对阶层关系的感知与参与度。第十章则从社会生活角度,梳理中间阶层在消费、社交与文化实践中的表现,呈现其日常生活图景。
第三部分:主观分层与社会意识(第11-12章)
主观分层是本书的另一亮点。第十一章以“患不均,更患不公”为切入点,分析转型期民众对收入不平等的公平感与社会冲突的意识,探讨分配不公是否引发紧张感,并结合趋势数据揭示其演变。第十二章引入国际比较视角,记录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收入差距认知、不平等归因及分配公平观上的异同,呈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质。
整体特点
全书以295页篇幅,通过理论探讨、数据分析与案例结合,梳理中国阶层结构的复杂性。书中运用大量调查数据,如中国综合社会调查(CGSS),为理论假设提供实证支持。内容既关注宏观结构(如权威体系),也聚焦微观体验(如主观认知),展现社会变迁的多重面向。整体分析当代中国阶层结构的动态演变及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。
作者简介
李路路
社会学博士,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主任。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、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。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结构与分层、单位制度、组织及社会变迁,出版多部著作,学术影响力深远。
秦广强
社会学博士,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、硕士生导师。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、北京市哲学社科项目等,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。主要研究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,以实证研究见长。
书评
《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》由李路路与秦广强合著,宛如一幅转型中国的社会分层全景图。295页内容从“权威/阶层框架”的创新视角切入,直击中产阶级崛起与民众公平感的现实议题。数据与案例交织,如中间阶层的政治意识分析,令人拍案叫绝。
文字逻辑严密,理论与实证无缝衔接,读来如同一场思想探险。细节引人入胜,如“患不均,更患不公”的主观感受,揭示社会深层脉动,让人迫不及待想翻开下一页。
这本书是社会学与现实的完美对话,打开它,你会被中国阶层结构的丰富层次与深刻内涵深深震撼,忍不住想一探究竟。
推书推荐
《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》带你走进中国社会的分层迷宫,从权威体系到中间阶层,每一章都解锁转型期的秘密。适合社会学爱好者、管理者与学生,读完仿佛洞悉了中国社会的底层逻辑。
这本书如同一面透镜,聚焦权力、阶层与意识的交错,揭示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。想知道中产阶级如何影响未来,或民众如何看待不公?这本学术力作会让你沉浸其中,欲罢不能。
下载信息
《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》PDF、AZW3、MOBI、EPUB格式电子书下载
下载提示:提供PDF、AZW3、MOBI、EPUB全格式支持,提供夸克网盘和城通网盘资源,城通网盘需输入密码9734。请遵守版权,仅限个人学习使用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