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籍全称:
《存在与虚无》
书籍版权信息
作者: 让·保罗·萨特 (Jean Paul Sartre)
出版社: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
原作名: L'Être et le Néant
译者: 陈宣良 等译 / 杜小真 校
出版年: 2014-9-1
页数: 762
定价: 68.00元
装帧: 精装
丛书: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(精装)
ISBN: 9787108050984
图书分类
哲学 > 存在主义 > 萨特哲学
文学 > 哲学文学 > 西方思想
内容简介
《存在与虚无》是让·保罗·萨特1943年出版的哲学巨著,标志着他作为哲学家的诞生,奠定了其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地位。书中,萨特以独特的哲学语言阐释他对世界的理解:人作为“自为的存在”,具有超越性,始终处于变化之中,并通过时间的流逝实现自身。与静态的“自在的存在”(是其所是)不同,“自为的存在”呈现为“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”的动态特性。人是什么,仅由过去定义,将来尚未存在,现在则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否定——一个“虚无”。因此,自由是人的本质与宿命,人必须在自由中做出选择,为对象赋予意义,并对所有选择承担全部责任。
全书分为四卷,系统探讨存在与虚无的关系。第一卷分析“虚无”的起源与自欺现象,如人如何通过否认自我逃避自由。第二卷聚焦“自为的存在”,剖析时间性(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三维结构)与超越性(如认识与世界的关系)。第三卷探讨“为他”,通过“注视”揭示他人对自我的影响,以及身体与具体人际关系(如爱、憎恨)的本体论意义。第四卷论述“拥有、作为和存在”,强调自由作为行动的前提,并提出精神分析法揭示存在的本质。本书基于1981年Gallimard法文版翻译,762页内容既深邃又严谨,是理解萨特哲学与存在主义的经典之作,适合哲学爱好者与深思者研读。
作者简介
让·保罗·萨特(1905-1980):法国著名哲学家、作家,存在主义代表人物。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,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,后任中学教师。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学习哲学,二战期间参军,1940年被德军俘虏,次年获释后加入法国地下抵抗运动。其作品涵盖哲学、小说、戏剧,代表作包括《存在与虚无》《恶心》《苍蝇》等。
《存在与虚无》书评
《存在与虚无》是萨特哲学思想的巅峰之作,以762页的恢弘篇幅系统阐述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。书中,萨特通过“自为”与“自在”的对立,揭示人类存在的悖论:人因自由而痛苦,因虚无而超越。例如,他用“注视”概念生动描绘他人目光如何塑造自我,如服务员在顾客注视下意识到自身角色的案例,深刻而直观。第一卷的“自欺”分析,如人如何假装无视自由以逃避责任,令人反思日常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。第二卷的时间性论述,将现在定义为“否定”,如人对未来的无限可能性的焦虑,展现了哲学的思辨深度。
本书的亮点在于其理论创新与文学性兼备。萨特以现象学为基础,融合黑格尔、海德格尔的思想,提出自由是人的宿命,如“行动的首要条件便是自由”一章,结合二战经历,充满现实力量。第三卷的“为他”部分,如“爱与受虐色情狂”的关系分析,既抽象又贴近人性。第四卷的精神分析法,如通过占有揭示存在本质,令人耳目一新。然而,其晦涩的术语(如“自在”“自为”)与密集的论证对初学者可能构成挑战,需要一定哲学基础。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哲学经典,为探索自由、责任与存在的读者提供无尽启迪。
《存在与虚无》电子书网盘下载
《存在与虚无》PDF、epub、mobi、azw3格式电子书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