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籍全称:
《东瀛文人·印象中国》(套装共5册)
内容简介:
《东瀛文人·印象中国(套装共5册)》收录日本20世纪初五位重量级文人——芥川龙之介、谷崎润一郎、内藤湖南、佐藤春夫、村松梢风——游历中国后的散文游记,由著名翻译家施小炜领衔,联合徐静波、李振声等复旦学者历经20年翻译打磨而成。全套涵盖1899年至1933年间,从清末至民国的历史跨度,地理范围北至满洲、南抵香港,记录对象上至王公政要、文坛领袖,下至脚夫娼妓、市井烟鬼。五册分别为《游记中国》《秦淮之夜》《南方纪行》《中国色彩》《禹域鸿爪》,以日记、书信、笔谈、杂记等形式,保留未经篡改的时代记忆,多角度还原有血有肉的历史现场。
这套合集以“从周边看中国”的独特视角,通过东瀛文人之眼反观中国社会与文化,捕捉中日间的误解、比较与交流。芥川的漫画笔法戏谑风物,谷崎的唯美笔触描绘江南,内藤的汉学考据严谨深刻,佐藤的诗意记录闽南风情,村松的温情白描市井百态,各具特色。译文原汁原味再现作家风貌,精装设计(烫金封面与书签)提升收藏价值。这不仅是文学与史料的瑰宝,也是跨文化研究的珍贵一手材料,为读者提供理解历史、反思未来的丰富视角。
单册内容概述:
- 《中国游记》
日本文豪芥川龙之介1921年受《大阪每日新闻》委托游历中国,历时四个月,遍访上海、杭州、京津等地,创作此多体裁游记。书中融合剧本、书信、手记,以漫画式笔法勾勒浮世百态,如对辜鸿铭“老老老”的调侃,展现对中国现状的爱恨交织。施小炜传神翻译,保留其文言与口语交杂的独特韵味,兼具文学与史料价值。 - 《秦淮之夜》
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1918年与1926年两度访华,留下此散文集。书中细腻描摹江南水乡风情与人物,如秦淮河的夜色与上海新文学家的交往,堪称《阴翳礼赞》的姊妹篇。译文复现其优雅文风,展现其“中国趣味”的深情。 - 《南方纪行》
文坛“导师”佐藤春夫1920年游访厦门等地,著此散文集。书中记录民国初闽南市井、学校建设及陈炯明施政,充满唯美与猎奇气息。佐藤与鲁迅、郁达夫交往甚密,其译文诗意盎然,是中日交流的重要见证。 - 《中国色彩》
“中国通”村松梢风1923-1933年多次游华,足迹遍及南北,创作此游记合集。以《魔都》闻名的他,用温情笔触白描吃喝拉撒的市井生活,少有主观偏见,为研究底层社会提供鲜活史料。徐静波译笔生动,直击民情。 - 《禹域鸿爪》
东洋史泰斗内藤湖南1899-1918年间多次访华,汇集七种游记于此。书中记录名山古迹与严复、张元济等名流的笔谈,兼具地理考证与文化批评。李振声新译补充未刊篇章,展现其汉学功底与社会洞察。
作者简介:
- 芥川龙之介 (1892-1927):日本大正文豪,以《罗生门》闻名,熟谙中国典籍,1921年访华留下《中国游记》。
- 谷崎润一郎 (1886-1965):唯美派巨匠,著《细雪》《阴翳礼赞》,1918、1926年游华,著《秦淮之夜》。
- 内藤湖南 (1866-1934):京都学派创始人,汉学大师,1899-1918年游华,著《禹域鸿爪》。
- 佐藤春夫 (1892-1964):日本文坛导师,翻译鲁迅作品,1920年访闽南,著《南方纪行》。
- 村松梢风 (1892-1961):大正“中国通”,以《魔都》命名上海,1923-1933年游华,著《中国色彩》。
译者简介:
- 施小炜:著名翻译家,上海杉达学院教授,译有村上春树《1Q84》、芥川《中国游记》等。
- 李振声:复旦大学教授,日本文学专家,译有内藤湖南《禹域鸿爪》、夏目漱石《梦十夜》等。
- 徐静波: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,译有村松《中国色彩》,著有《日本饮食文化》。
- 胡令远: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,日本文化学者,参与译校。
- 叶海唐:复旦大学日语系硕士,协助翻译。
书评:
《东瀛文人·印象中国(套装共5册)》汇集五位日本文豪的旅华实录,五册如五幅清末民初画卷,兼具文学深度与史料厚度,堪称跨文化杰作。书评家称其“异域视角,别开生面”,如“芥川的调侃妙不可言”,“谷崎的夜色如梦似幻”。读者评价“每册皆宝”,内藤的考据严谨、佐藤的诗意动情、村松的市井鲜活,施小炜等译者20年精译,复现大师风采,鲁迅与郁达夫的推崇更添光环。精装烫金与书签设计提升质感,令人爱不释手。
这套书超越传统游记,从庙堂到江湖,多维还原历史真相。芥川记录辜鸿铭,内藤笔谈严复,佐藤见证陈炯明,既是文学盛宴,也是思想启示。它在误会与认同中探寻中日文化异同,为今人反思历史提供镜鉴。适合历史爱好者、文学迷与收藏家,五册在手,如与东瀛大师对话。这套迟到20年的译丛,如今面世更显珍贵,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。
电子书下载:
《东瀛文人·印象中国(套装共5册)》pdf、epub、mobi、azw3电子书下载: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