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解读北魏社会经济制度:从草原政权到中原王朝的转型之路
北魏孝文帝时期(公元471-499年)实施的一系列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改革,是北魏从草原政权转型为中原传统王朝的关键。张金龙教授的《北魏社会经济制度研究(全二册)》深入探讨了这一历史进程,重点分析了俸禄制、均田制、三长制、新税制等重要社会经济制度的设立、演变及其相互关系,全面呈现了北魏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全貌。
作者简介
张金龙,1965年生,甘肃甘谷人,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曾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。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魏晋南北朝史、民族史、政治史、政治军事制度史。主持点校本“二十四史”及《清史稿》修订工程之《南史》修订,著有《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》《北魏政治史》等,在《历史研究》《民族研究》《中国史研究》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。
内容概述
本书分为序章、上篇、中篇、下篇和结语五部分,共15章,结构严谨,内容丰富。
- 序章:探讨拓跋鲜卑的狩猎与北魏前期畜牧业,分析部落时代的狩猎活动、河西牧场与畜牧业的发展,以及相关机构的设置。
- 上篇(俸禄制及相关问题):分析北魏前期官贵的经济来源,俸禄制的实施背景、班行时间、税制变化、惩贪条款及其式微,揭示俸禄制在北魏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。
- 中篇(均田制及相关问题):探讨均田制的理论来源、颁行背景、条文释义、实施时间、实施效果及破坏情况,深入解读均田制的内涵和历史意义。
- 下篇(三长制及相关问题):研究孝文帝改革前的赋税制度变化,从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的演变,新税制的确立,三长制的源流、职能和作用,阐明三长制在北魏社会治理中的地位。
学术价值
张金龙教授在本书中,结合时代背景,深入阐释了北魏孝文帝时期各项社会经济制度的设立和演变原因,探究相关制度的内涵、因革及其相互关系,呈现出北魏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全貌。通过对俸禄制、均田制、三长制、新税制等制度的详细分析,作者揭示了北魏从草原政权转型为中原传统王朝的复杂过程,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