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山重叠:比例、边界、绘画时空的限制与突破》是青年画家韦羲继《照夜白》之后的又一部艺术史力作。作为中国山水画的研究者和实践者,韦羲不仅以画家的身份切身感受山水画的魅力,还以跨文化的视野探讨了这一绘画形式的历史与未来。
全书以比例、边界、时空为核心线索,结合历史、考古与艺术学等多学科视角,回溯了中国山水画从早期雏形到成熟发展的全过程。从青铜器上的云气纹饰,到汉代的画像砖石与墓葬壁画,再到隋唐石窟中的经典山水造型,作者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山水画的起源与演变。
在作品中,韦羲不仅探讨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发展轨迹,还横跨欧亚大陆,从东西方艺术交流的视角,审视山水画的空间构造与叙事方式。书中探讨了《洛神赋图》《明皇幸蜀图》《溪山春晓图》等经典画作的构图、比例和表现手法,剖析了古人观看与描绘山水的独特方式,并揭示了它们对中国文化及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。
《小山重叠》不仅是一部深入解读中国山水画的学术著作,也是一部适合艺术爱好者阅读的视觉盛宴。它引领读者透过艺术的角度重新认识山水,重新认识古典绘画的叙事潜力与视觉表达,进而获得更深刻的文化认同与艺术启迪。
作者简介:
韦羲,画家、艺术史学者,看理想艺术课主讲人,被陈丹青、梁文道誉为“中国山水画的知音”。他潜心于山水画传统与现代的研究,著有《照夜白》《小山重叠》等作品,致力于用文字与画笔带领读者探索艺术与历史的交汇点。韦羲不仅是一个细腻的画者,更是一个富有深度的观察者,他的著作从学术研究到文化探讨,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解读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书评:
《小山重叠》一经推出,便赢得了学术界与艺术界的广泛好评。
这本书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学术积累,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脉络勾勒得清晰可见。不少评论称赞韦羲的文笔“如山水画一般隽永”,将复杂的学术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,使读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丰富的艺术史知识。
此外,书中跨文化的视角也得到了广泛认可。评论家指出,作者不仅着眼于中国艺术,还从全球的艺术史中找寻对比与联系,这种独特的观察方式为研究中国山水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论。有人评论道:“《小山重叠》不仅是一部山水画的艺术史,也是一次探讨人类如何在画布上描绘自然、记录时间的哲学旅程。”
作为一部兼具学术性、趣味性与视觉享受的艺术史著作,《小山重叠》为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无论是艺术研究者还是普通艺术爱好者,都能从中感受到中国古典艺术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。
下载地址: